提供大量花卉和苗木
品種多樣 服務周到酢漿草(學名:Oxalis corniculata L.):多年生草本植物,全體有疏柔毛;莖匍匐或斜升,多分枝。葉互生,掌狀復葉有3小葉,倒心形,小葉無柄。
花黃色,喜向陽、溫暖、濕潤的環(huán)境,夏季炎熱地區(qū)宜遮半蔭,抗旱能力較強,不耐寒,一般園土均可生長,但以腐殖質(zhì)豐富的砂質(zhì)壤土生長旺盛,夏季有短期的休眠。全草入藥,有清熱**,消腫散疾的效用。
形態(tài)特征
酢漿草是草本植物,高10-35厘米,全株被柔毛。根莖稍肥厚。莖細弱,多分枝,直立或匍匐,匍匐莖節(jié)上生根。葉基生或莖上互生;托葉小,長圓形或卵形,邊緣被密長柔毛,基部與葉柄合生,或同一植株下部托葉明顯而上部托葉不明顯;葉柄長1-13厘米,基部具關節(jié);小葉3,無柄,倒心形,長4-16毫米,寬4-22毫米,先端凹入,基部寬楔形,兩面被柔毛或表面無毛,沿脈被毛較密,邊緣具貼伏緣毛。[1]
花單生或數(shù)朵集為傘形花序狀,腋生,總花梗淡紅色,與葉近等長;花梗長4-15毫米,果后延伸;小苞片2,披針形,長2.5-4毫米,膜質(zhì);萼片5,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,長3-5毫米,背面和邊緣被柔毛,宿存;花瓣5,黃色,長圓狀倒卵形,長6-8毫米,寬4-5毫米;雄蕊10,花絲白色半透明,有時被疏短柔毛,基部合生,長、短互間,長者花藥較大且早熟;子房長圓形,5室,被短伏毛,花柱5,柱頭頭狀。
蒴果長圓柱形,長1-2.5厘米,5棱。種子長卵形,長1-1.5毫米,褐色或紅棕色,具橫向肋狀網(wǎng)紋。花、果期2-9月。
產(chǎn)地生境
生于山坡草池、河谷沿岸、路邊、田邊、荒地或林下陰濕處等。中國廣布,亞洲溫帶和亞熱帶、歐洲、地中海和北美皆有分布。
生長習性
喜向陽、溫暖、濕潤的環(huán)境,夏季炎熱地區(qū)宜遮半蔭,抗旱能力較強,不耐寒,華北地區(qū)冬季需進溫室栽培,長江以南,可露地越立,喜陰濕環(huán)境,對土壤適應性較強,一般園土均可生長,但以腐殖質(zhì)豐富的砂質(zhì)壤土生長旺盛,夏季有短期的休眠。在陽光極其燦爛時開放。
栽培技術(shù)
酢漿草為酢漿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叢生,高15至20厘米,春夏秋不間斷開花,以春秋涼爽時間花開###盛。由于酢漿草低矮,生長快,開花時間長,花開時節(jié)十分壯觀,在園林綠化中應用較多。酢漿草在栽培與管理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:
整地
酢漿草喜排水良好的砂質(zhì)土壤,粘土不利于生長,要適當換土。整地時,施入有機肥,復合肥,細篩,耙平,夯實,并保持5度左右坡度,便于排水。酢漿草怕水澇,一定要留足排水口,避免雨季積水。
栽培
酢漿草發(fā)芽早,落葉遲,栽培以春初,秋末為宜。不要在盛花期移栽,栽植間距15×15厘米。栽后澆透水,成活容易,發(fā)芽即開花,當年###能出效果。
澆水
以噴灌,滴灌為宜,###不要漫灌,做到土壤潮而不濕,利于酢漿草的生長。
防治
酢漿草生長茂密,下部通風透光差,高溫度濕易發(fā)生白粉病,葉子發(fā)黃霉爛,可噴三唑酮,托布津等**劑。另外,5月初紅蜘蛛開始為害。由于酢漿草葉濃密,防治困難,所以必須以防治為主。4月溫度升高時開始噴施殺螨劑,不能在紅蜘蛛大發(fā)生時才防治。
除草
整地時,篩出草根,減少雜草。春季加強管理,使草坪迅速生長,增強與雜草競爭力。要及時**少量萌發(fā)的雜草,做到有雜草###拔掉。通過一年的良好管理,雜草便不再生長。